曾经淡出公众视野的比特币,近期再度成为焦点。自半年前单价徘徊在5000美元附近后,比特币价格在2021年初突破35000美元大关,逼近40000美元高位。若以十年前约0.0025美元的初始价格计算,其累计涨幅已超1400万倍。这意味着早期投入100元人民币的投资者,如今可能获得约14亿元的回报。
在这场惊人的价值增长背后,是谁在推动比特币的购买浪潮?传统观点认为,比特币市场主要由个人散户和少量持有大量比特币的“巨鲸”推动,投机与炒作曾是主导因素。然而,当前市场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:大型机构投资者正成为新的购买主力。
机构投资者:新兴与传统的融合
最引人注目的机构参与者之一是灰度投资公司(Grayscale),它隶属于数字货币投资集团(Digital Currency Group),并推出了比特币信托基金(GBTC)。该基金以持仓比特币价格为市值基础,为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合格投资人提供合规化的投资渠道。投资者通过购买GBTC份额,间接持有比特币(1份约等于0.001比特币)。
GBTC定期向合格投资者开放私募,允许以现金或比特币认购,其份额还可在美股二级市场交易,甚至纳入美国个人退休账户(IRA)。根据灰度披露的数据,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构成其主要资金源。截至2020年12月30日,GBTC管理规模达160亿美元,持有约60.7万枚比特币,占流通总量的3.26%。较年初的26万枚,一年内增持34.7万枚,增速惊人。
除新兴投资机构外,传统金融企业也纷纷入场。美国万通互惠保险公司(MassMutual)为其普通投资基金配置了价值1亿美元的比特币;新加坡星展银行则面向机构用户推出比特币交易平台。金融科技巨头PayPal于2020年11月宣布支持美国用户直接买卖比特币,进一步降低了普通投资者的参与门槛。
上市公司:战略资产配置的新选择
上市公司也逐渐将比特币纳入资产组合。纳斯达克上市企业MicroStrategy Incorporated(一家商业智能服务提供商)自2020年8月起累计投资比特币超2.5亿美元,持仓量一度超过7万枚,成为市场重要参与者之一。此类公司的入场,不仅推高了比特币需求,也为其赋予了更主流的资产属性。
驱动因素:通胀抵御与供需关系
机构与公司大量购入比特币的核心动机,普遍被认为是抵御通货膨胀。在疫情引发的经济刺激政策下,全球货币超发现象严重,投资者急需寻找能保值增值的资产。比特币因其稀缺性(总量恒定2100万枚)和去中心化特性,被誉为“数字黄金”,成为替代黄金的对冲工具。
此时,比特币作为“货币”的功能已渐趋淡化,而其投资价值则成为焦点。由于市场流通量有限,大型机构的持续囤积加剧了供需失衡,进一步推高价格。有观点预测,比特币价格可能在未来突破10万美元。
然而,高集中度也带来潜在风险。若机构因经济形势变化集体抛售,可能导致市场剧烈波动甚至崩溃。投资者需警惕筹码集中带来的流动性风险。
常见问题
为什么机构开始大量购买比特币?
机构主要将比特币视为抗通胀资产。在全球货币超发的背景下,比特币的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使其成为类似黄金的价值存储工具,满足机构对资产保值的需求。
个人投资者如何参与比特币投资?
个人可通过合规交易平台直接买卖比特币,或投资比特币信托基金(如GBTC)、退休账户等衍生品。选择受监管的平台可提升安全性与便捷性。
比特币价格飙升是否存在泡沫?
比特币价格受供需关系、市场情绪和宏观环境影响较大。短期涨幅可能包含投机成分,但机构入场为其赋予了长期价值支撑。投资者需理性评估风险。
机构持仓对比特币市场有何影响?
机构大量购入减少了市场流通量,推高价格,但同时也增加了集中度风险。若多数机构同步抛售,可能导致价格剧烈下跌。
比特币与黄金有何异同?
两者均具备稀缺性和保值属性,但比特币交易便捷、易于分割,而黄金历史更悠久、市场更成熟。比特币波动性较高,黄金相对稳定。
未来比特币价格趋势如何?
多数观点认为,在机构持续入场和通胀预期下,比特币价格可能长期上行。但需关注政策变化、技术风险及市场情绪等不确定因素。